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
[宋代]:苏轼
落帆谢公渚,日脚东西平。
孤亭得小憩,暮景含余清。
坐待斗与牛,错落挂南甍。
老僧如夙昔,一笑意已倾。
新诗出故人,旧事疑前生。
吾生七往来,送老海上城。
逢人辄自哂,得鱼不忍烹。
似闻绩溪老,复作东都行。
小诗如秋菊,艳艳霜中明。
过此感我言,长篇发春荣。
落帆謝公渚,日腳東西平。
孤亭得小憩,暮景含餘清。
坐待鬥與牛,錯落挂南甍。
老僧如夙昔,一笑意已傾。
新詩出故人,舊事疑前生。
吾生七往來,送老海上城。
逢人辄自哂,得魚不忍烹。
似聞績溪老,複作東都行。
小詩如秋菊,豔豔霜中明。
過此感我言,長篇發春榮。
宋代·苏轼的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...〔
► 苏轼的诗(2851篇) 〕
:
添雪斋
苍海有窟,投之者死。圣者止,善如矢。此不可居之,妪且归。
大道有壑,填之者殇。众口铄,诬贤良。此不可乡之,妪且往。
蒼海有窟,投之者死。聖者止,善如矢。此不可居之,妪且歸。
大道有壑,填之者殇。衆口铄,誣賢良。此不可鄉之,妪且往。
唐代:
皇甫冉
北固多陈迹,东山复盛游。铙声发大道,草色引行驺。
此地何时有,长江自古流。频随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
北固多陳迹,東山複盛遊。铙聲發大道,草色引行驺。
此地何時有,長江自古流。頻随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
清代:
周凯
胎生闻说有鲨鱼,多少鲲鲕出尾闾。入腹依然容乳哺,此中空洞定何如。
胎生聞說有鲨魚,多少鲲鲕出尾闾。入腹依然容乳哺,此中空洞定何如。
元代:
贡奎
山雨鸣篷雁落沙,新寒先到野人家。病来谁似愁容瘦,霜树萧疏两鬓华。
山雨鳴篷雁落沙,新寒先到野人家。病來誰似愁容瘦,霜樹蕭疏兩鬓華。
宋代:
高斯得
男儿独立天地间,太华绝尖一何陗。
子房不肯下萧曹,伯夷本自轻周召。
男兒獨立天地間,太華絕尖一何陗。
子房不肯下蕭曹,伯夷本自輕周召。
宋代:
陆佃
太守无堪久借留,君王恩礼与升州。亲舆自可时来往,渔唱犹能数献酬。
风色得经扬子渡,月明知在海棠洲。北山楷木今成列,独傍师门想见丘。
太守無堪久借留,君王恩禮與升州。親輿自可時來往,漁唱猶能數獻酬。
風色得經揚子渡,月明知在海棠洲。北山楷木今成列,獨傍師門想見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