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休共戚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亦作“同休等戚”。①谓同欢乐共忧患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②偏指共患难。
出处《周书·尉迟迥传》:“吾居将相与国舅甥,同休共戚,义由一体。”
例子清·李渔《巧团圆·防辱》:“指望他早去早回,毕了婚姻之事,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óng xiū gòng qī
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ㄡ ㄍㄨㄥˋ ㄑ一
繁体同休共慼
感情同休共戚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休戚相关、同休等戚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纸老虎(意思解释)
- 床上安床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和风细雨(意思解释)
- 鼻青脸肿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释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- 扪心自问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繁荣富强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凤友鸾交(意思解释)
- 有风有化(意思解释)
- 抗尘走俗(意思解释)
- 阿娇金屋(意思解释)
- 随俗雅化(意思解释)
- 解甲归田(意思解释)
- 置之度外(意思解释)
- 同功一体(意思解释)
- 将错就错(意思解释)
※ 同休共戚的意思解释、同休共戚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贫贱不移 | 移:改变。不因生活贫困、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坚定。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一钱太守 |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。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 |
有约在先 | 已经约定好了。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举重若轻 |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。 |
苦思冥想 | 绞尽脑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主忧臣劳 | 忧:忧患。君主有了忧患,臣下就要为他效力。 |
故步不离 | 故步:旧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,不求上进。 |
遁入空门 | 遁:逃遁;空门:指佛教,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 |
空口无凭 |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 |
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。 |
火烛银花 | 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 |
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散言碎语 | 犹言闲言碎语。 |
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独的样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单单;很难合群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连声叫苦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脱口而出 | 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