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金不换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,形容极为可贵。
薪贵于桂 薪:柴草;桂:桂木。形容物价飞涨。
恨铁不成钢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。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;恨他不争气;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。
妇人醇酒 谓沉湎于酒色。语本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秦数使反闲……公子(无忌)自知再以毁废,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,日夜为乐者四岁,竟病酒卒。”
付之一炬 付:交给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给它一把火烧光。指用火烧毁。
匡乱反正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杀鸡取卵 杀了鸡取出鸡蛋。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;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
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
源源不断 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断。
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
大失所望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
角巾素服
民不畏死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
秽德垢行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
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
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
受益匪浅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
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。
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
当头棒喝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
圆凿方枘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
麻木不仁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
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
驰魂宕魄 形容振撼心灵。
天相吉人 相:保佑,帮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。
他山之石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
头上末下 第一次,初次。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