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以民为本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出处《尚书 五子之歌》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
例子邦以民为本,鱼饥费香饵。(唐 杜甫《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》)
基础信息
拼音bāng yǐ mín wéi běn
注音ㄅㄤ 一ˇ ㄇ一ㄣˊ ㄨㄟˊ ㄅㄣˇ
繁体邦以民為本
感情邦以民为本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。
近义词民惟邦本
英语The people are the basis of the state.(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a country.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胸无大志(意思解释)
- 浪迹江湖(意思解释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(意思解释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释)
- 荒淫无耻(意思解释)
- 故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(意思解释)
- 有权有势(意思解释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- 事与愿违(意思解释)
- 满园春色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凤协鸾和(意思解释)
- 法不阿贵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释)
- 轻重缓急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释)
- 无穷无尽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- 改恶向善(意思解释)
- 怜香惜玉(意思解释)
- 张徨失措(意思解释)
- 天下为一(意思解释)
- 腹心相照(意思解释)
※ 邦以民为本的意思解释、邦以民为本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逴俗绝物 | 犹言超世绝俗。 |
着手回春 |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也比喻医术高明。 |
穷家富路 | 指居家应节俭,出门则要多带盘缠,免遭困窘。 |
安于现状 | 安: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;现状:目前的状况。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;不求进步。 |
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兵戎相见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
主人翁 | 当家作主的人。 |
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凶悍的妇女。 |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|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 |
牛星织女 | 即牛郎织女。 |
一弹指顷 | 手指一弹的时间。比喻时间极短暂。 |
随俗雅化 |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。 |
势不可为 | 为:做,干。大势已去,无能为力。 |
夺其谈经 |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。 |
黑眉乌嘴 | 眉头嘴脸都不干净。形容淘气、贪玩孩子的肮脏面容。 |
人非草木 | 见“人非木石”。 |
还淳反素 | 同“还淳反朴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