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。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ōng ěr wàng sī,guó ěr wàng jiā
注音ㄍㄨㄥ ㄦˇ ㄨㄤˋ ㄙ,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一ㄚ
感情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可分开使用。
近义词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学贯中西(意思解释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释)
- 强中自有强中手(意思解释)
- 明若观火(意思解释)
- 一视同仁(意思解释)
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- 炙手可热(意思解释)
- 扬幡擂鼓(意思解释)
- 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(意思解释)
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- 祸国误民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欺善怕恶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- 清风劲节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会少离多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释)
- 风风雨雨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释)
- 无计可施(意思解释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释)
-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(意思解释)
- 恩重如山(意思解释)
- 留恋不舍(意思解释)
※ 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的意思解释、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斗筲之人 | 斗:容十升。筲:竹器;容一斗二升。斗、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。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。形容人的气量狭小;见识短浅。亦用为自谦之词。 |
秋高气和 | 形容秋空高朗、天气晴和。 |
来去无踪 | 踪:脚印。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。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。 |
一轨同风 | 车轨相同,风俗一致。比喻国家统一。 |
为民请命 | 请命:请示保全生命。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,提出要求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以小见大 |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;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。 |
刑期无刑 |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。 |
学而时习之 |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。 |
捞一把 |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直捣黄龙 |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。捣:捣毁;黄龙:黄龙府;金人腹地。现泛指敌人腹地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祖传秘方 |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
老牛舐犊 | 舐:舔;犊:小牛。老牛舔着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。 |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 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
材优干济 | 指才能优异,有干练的办事能力。 |
精兵强将 | 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