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áng

磅礴


拼音páng bó
注音ㄆㄤˊ ㄅㄛˊ
词性形容词

磅礴

词语解释

磅礴[ páng bó ]

⒈  广大无边的。

乌蒙磅礴走泥丸。——毛泽东《长征》

boundless; majestic;

⒉  充满于…的。

之人也,之德也,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。——《庄子》

fill;

引证解释

⒈  广大无边貌。

晋 陆机 《挽歌》之二:“重阜何崔嵬,玄庐窜其间。磅礴立四极,穹崇效苍天。”
《宋史·乐志八》:“坱圠无垠,磅礴罔测。”
清 龚自珍 《黄山铭》:“走其一支,南东磅礴。”
梁启超 《论国家思想》:“中国 地形,平原磅礴,阨塞交通,其势自趋于统一。”

⒉  气势盛大貌。

唐 沉佺期 《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》诗:“磅礴压洪源,巍峨壮清昊。”
宋 叶适 《滕季度墓志铭》:“事抑道扬,身隐名彰。磅礴氤氲,復归其真。”
徐迟 《凤翔》:“一切都是新鲜的,热烈的,美妙的,光明的,欢乐的,振奋人心的,气势磅礴的。”

⒊  混同;充满。

唐 韩愈 《送廖道士序》:“中州清淑之气,於是焉穷;气之所穷,盛而不过,必蜿蟺扶舆,磅礴而鬱积。”
明 方孝孺 《与朱伯清长史书》:“神机奇略,应变百出。忠义之气,磅礴宇内。”
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二四:“我们革命军的内部便有极大的旧势力磅礴着,我自己是有好多说不出来的苦处的。”

⒋  扩大。

梁启超 《新民说》十六:“顾吾信夫此最少数者,其将来势力所磅礴,足以左右彼大多数者而有餘也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·说鈤》:“由是而思想界大革命之风潮,得日益磅礴,未可知也。”

⒌  箕坐。

《说郛》卷三八引 宋 何光 《异闻·兜离国》:“揖客入,各叙起居竟,始欲解带磅礴,俄报宫閽已啟, 周 整束冠裳,从知馆而去。”
元 金灏 《竹深处》诗:“浄扫苍苔夜留客,解衣磅礴兴无穷。”
曹亚伯 《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》:“烈士纵笔一挥,立尽两纸,洋洋数千言。书至激烈处,解衣磅礴,以手搥胸,若不復忍书者。”

国语辞典

磅礴[ pāng bó ]

⒈  广大无边,混同充塞。晋·陆机〈挽歌〉诗三首之三:「磅礴立四极,穹隆放苍天。」宋·陈亮〈水调歌头·不见南师久〉词:「千古英灵安在,磅礴几时通?」也作「旁薄」。

德语majestätisch

分字解释


※ "磅礴"的意思解释、磅礴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这儿的岩石,有的娇小玲珑,宛如破土而出的唇笋;有的精巧雅致,好似含苞欲放的睡莲;有的气势磅礴,仿佛飞流直下的瀑布。

2.着名的万里长城,像一条矫健的巨龙,蜿蜒曲折,蟠伏在中华大地上。万里长城,气势磅礴,雄伟壮观,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,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,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。

3.长江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;用甘甜的乳汁,哺育各族儿女;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;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!

4.山,绵延绵亘;山,险峻挺拔;山,巍峨挺立;山,气势磅礴,让人想起五岳;山,新奇秀丽,令人忆起峨眉;山,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,沉稳是他的天性,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,生命的肃穆,生命的庄严。

5.一百十一、有些人一生在伟大真理海洋的沙滩上拾集晶莹的卵石。他们日复一日地注视着那虽然缓慢,但却确实无疑的上涨的气势磅礴的海潮。这股海潮的胸怀包藏着无数能把人类生活装点得更高尚美好的珍宝。

6.唯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,雷霆万钧之力,磅礴于全世界。

7.我自豪你的悠久,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;我自豪你的坚强,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;我自豪你的光明,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;我自豪你的精神,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。

8.望着大海,我沉浸在感悟它的恢弘,宽阔中;也沉浸在海在磨损岁月痕迹的感叹中!当我们的生命注入海的宽宏博大时,心中的向往的是充满生命活力勃勃生机,海的精深博大,海的气势磅礴令人流连往返。

9.油菜花,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花能开的像你那样张扬奔放,气势磅礴。还有什么花能开的像你这样的铺天盖地,淋漓尽至?我问你;那一片油菜花,你自豪吗?你骄傲吗?你愿意让我分享你的快乐,和你一起陶醉在这阳春三月吗?

10.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,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,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,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。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。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滚滚黄水,九曲回荡,一路奔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