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ó

国法


拼音guó fǎ
注音ㄍㄨㄛˊ ㄈㄚˇ

繁体國法
词性名词


国法

词语解释

国法[ guó fǎ ]

⒈  国家的法律规定。

伤天害理,国法难容。

national law; law of the land;

引证解释

⒈  国家的法纪。

《周礼·秋官·朝士》:“凡民同货财者,令以国法行之。”
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:“李离 过杀而伏剑, 晋文公 以正国法。”
宋 苏轼 《辨谤札子》:“而 君锡 等輒敢挟情公然诬罔,伏乞付外施行,稍正国法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四回:“若説是为了国法,所以公而忘私。然而姓 朱 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。”

国语辞典

国法[ guó fǎ ]

⒈  国家法律制度的通称。

《荀子·大略》:「国法禁拾遗,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。」

法律 王法 公法

⒉  规定国家组织及其作用的法规,通常指宪法与行政法而言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国法"的意思解释、国法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党纪国法,金科玉律,一尘不染;邪恶永退。

2., 第二世界大战时,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席卷欧洲各国,不可一世,但最终还是走上历史的被告席。

3.北方欧洲人是直发,斯堪地纳维亚人为典型。当地中海东南方的文明灿烂时,“北方蛮族”赶时髦,将头发烫卷为美,我们现在还可以从英国法官头上的假卷发体会到当年的趋时遗绪。

4.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席卷欧洲各国,不可一世,但最终还是走上了历史的被告席。

5.君子虽然也爱钱财,但是需用合法的正当的途径取得;小人放纵地追求财利,不顾天理国法。

6.中国法国史研究会是由五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发起的,其中包括您的父亲端木正先生。

7.1934年,原告在律师的建议下,向英国法院提出别居之诉,理由是被告通奸。

8.德国法西斯为嫁祸德国共产党,纵火焚烧了国会大厦。

9.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手段逼迫群众搬迁,都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。

10.绝对不能给犯法者,尤其是有钱雇得起狡猾律师为其出谋划策以逃避州法、国法的犯法者提供法不可及的避难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