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ài

态度


拼音tài dù
注音ㄊㄞˋ ㄉㄨˋ

繁体態度

态度

词语解释

态度[ tài du ]

⒈  人的行为、表情。

形体态度。——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我不喜欢他的态度。

manner; bearing; how one conducts;

⒉  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。

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态度。
她处理问题的态度显然是友好的。

standpiont; attitude; approach;

国语辞典

态度[ tài dù ]

⒈  人的状貌举止。

如:「他的态度从容,一副很镇定的样子。」

⒉  对事情采取的主张或立场。

如:「对于这件事,他尚未表明态度,先不要下定论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态度"的意思解释、态度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在这个感情危机的时刻,她的态度显得异常地逆来顺受。

2.此外,他被告知要调整态度以学到更多的演员风范,如果他还打算被准许进入马戏篷中心场地表演的话。

3.教师要有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,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,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,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,教育学生,使学生的知识,才智和思想都得到不断的提高。

4.被动的学习态度与主动的学习态度是截然不同的,而得出来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!

5.我们的学习态度不能变幻无常,要自始至终坚持勤奋刻苦。

6.凡是对别人的痛苦有职务上业务上,关系的人,例如法官警官医生等,时侯一长,习惯成自然,就会变得麻木不仁,即使有心,也不能对诉讼人采取敷衍以外的态度。契诃夫

7.有些梅派演员,把梅兰芳的一腔一调,一举手一投足都奉为师傅定下的规章,不敢逾越一步,这种墨守成规,正与梅兰芳一生改革的所作所为背道而驰,是阻碍京剧前进的保守态度。

8., 这种种行为,在我们初来的东方人看来,多少存着好奇心和注意的态度,但在他们已司空见惯。

9.更等而下之的,以此作藉口去为自己不平等的态度和行为作辩解,也非大乘行者,有菩萨愿的人间净土向往者所应具有的态度。

10.博学审问,这是学习应有的态度,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