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嘴葫芦的成语故事

拼音méi zuǐ hú lú
基本解释没有嘴的葫芦。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。
出处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“浑身是口怎支吾,恰似个没嘴的葫芦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没嘴葫芦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没嘴葫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有两下子 |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。” |
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| 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 |
取而代之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秦始皇帝游会稽,渡浙江,梁与籍俱观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 |
不卑不亢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三:“今天,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,他必须避免硬碰,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。” |
角巾素服 | |
千丝万缕 | 宋 辛弃疾《蝶恋花》:“会少离多看两鬓。万缕千丝,何况新来病。” |
春冰虎尾 | 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|
赴汤蹈火 | 晋 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 |
冲锋陷阵 | 《北齐书 崔暹传》:“冲锋陷阵,大有其人。” |
倒裳索领 | 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:“驱逸足于庭,求猿捷于槛,斯逆理而求之,犹倒裳而索领。” |